宝宝成长过程中,会从周围环境接收各种刺激,尤其在语言发育方面,家长多和宝宝说话并回应其发声,对宝宝益处多多。随着成长,宝宝不仅身体有变化,还会开始发声,其中 “喔啊声” 就是一种特殊发声。本文将详细介绍喔啊声,包括它是什么、何时出现、不出现是否正常、宝宝发出时如何应对,以及和喃语的区别。
一、什么是喔啊声
喔啊声和哭声、尖叫声不一样,是宝宝心情好时,不用舌头发出的轻柔声音,像 “啊 ——”“呜 ——”“咕 ——” 。这是宝宝成长中,口腔和喉咙形态变化后发出的声音,可以说是宝宝语言发育的开端。“喔啊声(cooing)” 这个词来自英语,原本指鸟叫声,因为宝宝发出的 “咕 ——” 声和鸽子叫相似,所以也叫咕咕声。
二、喔啊声何时出现
宝宝成长有个体差异,喔啊声出现时间也不同。有的宝宝出生 1 个月左右就开始有,一般大多是在出生 2 - 3 个月左右开始发出喔啊声。
三、不发出喔啊声正常吗?
有些宝宝 3 个月后还不会发喔啊声,家长可能担心宝宝发育迟缓、有听觉障碍或疾病。但每个宝宝成长节奏不同,不要总拿自己宝宝和别人比。就算宝宝没发出喔啊声,家长也要尊重其成长节奏,多和宝宝肌肤接触,比如给宝宝按摩、用手指轻触刺激时,多和宝宝说话,这可能会成为宝宝发出喔啊声的契机。要是家长实在担心宝宝迟迟不发出喔啊声,可以带宝宝去做婴儿健康检查,或者咨询儿科医生。一般宝宝开始用喃语 “说话” 后,喔啊声就会慢慢消失。
四、宝宝发出喔啊声时如何应对
当宝宝发出 “啊 ——”“喔 ——” 等喔啊声,家长也要用同样声音回应,宝宝看到自己声音得到回应会很开心。多和宝宝说话、互动,对宝宝发育有好处,还能让宝宝感受到父母的爱,获得安全感。宝宝天生能分辨不同声音,有时会用 “啊 — 呜 —” 回应父母话语,还会盯着父母微笑。宝宝发出声音并微笑很重要,这能丰富宝宝内心,也是很好的发声训练,所以一定要重视和宝宝交流。家长模仿宝宝喔啊声发音是个好办法,但也要用各种话语和宝宝交流,像 “看起来很开心呢”“玩点什么好呢”“我们读绘本吧”“是不是饿了呀” 等。丰富语言对宝宝是好刺激,以后宝宝学说话就能用上这些输入的语言来表达。
五、喔啊声和喃语有啥区别
喃语是宝宝出生 6 个月后开始发出的多音节声音,比如 “啊 — 啊 — 啊 —”“哒 — 哒 — 哒 —”“吧不吧不”“哒哒吧吧” 等。喔啊声和喃语看着像,其实不一样。宝宝一开始只能发几个固定音,长大些会发出 “啪”“吧” 这样的爆破音和浊音。这个阶段宝宝拿起感兴趣玩具、活动手脚时,常常会发出喃语。了解两者区别,能发现宝宝语言发育在不断进步,家长要重视和宝宝的 “对话” 。
宝宝成长中,喔啊声、喃语等发声会越来越丰富。在喔啊声开始出现时,家长多和宝宝说话,有助于宝宝语言发育。大量亲子交流能建立信任关系,刺激宝宝五感,让大脑发育更活跃。因为宝宝成长有个体差异,就算喔啊声出现晚,家长也要尊重宝宝节奏,多和宝宝肌肤接触、交流。要是对宝宝发声或成长感到不安,建议咨询儿科医生。